91无码视频观看-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91无码天天干-91无码一区二区-91无码在线观看

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

時間:2019-06-24 14:32:06

寧政發〔2017〕118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加快發展我市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擴大體育供給,推進健康南京建設,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5〕66號)有關精神,結合南京實際,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體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培育壯大各類市場主體為抓手,以豐富體育產品供給、促進體育消費為著力點,不斷滿足廣大市民多層次多樣化的體育健身需求,推動體育產業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新常態下推動經濟增長、轉變發展方式提供新動力。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產業體系,市場的決定性作用發揮更加充分,體育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顯著提高。

——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到202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體育服務業收入總規模超過500億元,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400億元左右,體育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2.5%,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體育產業增加值比重超過60%,成為我市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產業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形成以體育服務業為主體,體育用品制造業為支撐,體育與金融、文化、健康、旅游等融合發展的現代體育產業體系。到2020年,建成1—2個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新增10個省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培育1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帶動性強的骨干體育企業集團。

——產業基礎進一步鞏固。到2020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15平方米,建成10個體育公園。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380萬,國民體質合格率居全省前列,在校中小學生普遍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體育消費規模和水平明顯提高,人均體育消費支出占消費支出比例不斷提升。

三、主要任務

(一)健全體育產業體系

1.做大體育服務業。著力擴大體育服務業規模,提升體育服務業在體育產業中的比重,大力發展競賽表演、健身休閑、場館服務、中介培訓等業態,拓展體育傳媒、體育旅游、體育健康、體育科技等新興服務業,為南京建設中國現代服務業名城提供有力支撐。(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2.做強體育用品制造業。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引導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從生產制造環節向研發設計、營銷推廣、運營服務、智能制造等領域延伸產業鏈。重點培育球類、戶外運動、運動地板、智能運動裝備等領域的南京制造品牌,建設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體育品牌集聚中心。(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經信委、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3.推動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發揮體育產業的綜合效應和拉動作用,推動體育與旅游、文化、健康、教育、科技、金融、會展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各類企業向體育領域拓展。以重大體育賽事活動為龍頭,帶動相關旅游休閑、餐飲娛樂、文化創意等協同發展。大力發展體質檢測、運動康復等體育健康產業,鼓勵社會力量開辦體質檢測和運動康復等各類機構。發展體育會展業,將亞洲戶外用品展覽會、亞洲自行車展覽會等打造成國際知名會展。(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科委、市金融辦、市旅游委、市文廣新局、市衛計委、市會展辦)

4.培育壯大體育品牌。持續放大南京奧運城市品牌效應,精心組織南京青年文化周等活動,加強與國際體育組織和奧運舉辦城市的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穩步提升“世界輪滑之都”的國際影響力,引進1—2家知名輪滑企業,加強輪滑裝備的研發、銷售、宣傳等,加快輪滑產業發展。大力支持體育企業創建自主品牌,有計劃、有重點地實施品牌戰略,開展年度“十強”評選活動。(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工商局)

5.積極發展智慧體育。實施“互聯網+體育”工程,積極融入“智慧南京”建設。發展在線場館預訂、門票預售、賽事報名、體育社交、健身定制、體育商城等網上服務,促進體育健身消費。鼓勵支持建設智慧體育場館,以信息化帶動體育場館運營效能和服務水平提升。(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發改委、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二)優化體育產業布局

6.促進體育產業集聚發展。全面對接全市產業布局,加強規劃引導,打造“二核四帶八圈多點”的體育產業發展格局。依托河西新城體育場館資源建設體育服務業核心,依托溧水副城體育用品和裝備制造企業建設體育用品制造業核心,將“二核”打造成為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大力建設完善沿長江、秦淮河、明外廓—秦淮新河、明城墻等“四大體育健身帶”和紫金山—玄武湖、將軍山—牛首山、老山、棲霞山、莫愁湖、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大泉湖等“八大體育健身圈”,在“四帶八圈”打造一批特色賽事和戶外運動基地。構建城市慢行系統,結合市政道路、河道和園林綠化建設,有序推進健身步道和城市自行車道建設。完善公共體育設施,提檔升級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鼓勵社會資本新建體育健身場館或改造舊廠房、倉庫和老舊商業設施等用于體育健身。積極推進戶外營地、徒步騎行服務站、汽車露營地、帆船游艇碼頭等戶外運動服務場所建設,形成豐富便捷的日常健身供應體系。(責任單位:市規劃局、市體育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城管局、市綠化園林局、市旅游委,中山陵園管理局,各區政府,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7.建設體育健康特色小鎮。認真落實《“健康江蘇2030”規劃綱要》部署和省體育局關于開展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要求,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在新區、新城、新市鎮等,以建制鎮(街道)為主體,充分利用各類體育公園、旅游景區、戶外基地、產業園區等,融入體育健康元素,強化體育健身功能,在江寧區湯山溫泉養生小鎮,高淳區國際慢城小鎮、浦口區老山天景生態旅游小鎮等特色小鎮創建基礎上,遴選和建設4—5個特色鮮明、集聚程度高的體育健康特色小鎮。(責任單位:市體育局,江寧區政府、浦口區政府、六合區政府、溧水區政府、高淳區政府)

(三)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8.培育骨干體育企業。支持國有體育企業加快發展,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引領帶動作用和資源整合優勢。培育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重點體育企業,引導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和上市。通過政府購買、信貸支持、加強服務等多種形式扶持中小微體育企業發展,積極降低企業成本。發揮體育產業引導資金作用,支持“專、精、特、新”中小微體育企業發展。鼓勵成立各類體育產業孵化平臺,為體育領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支撐。(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財政局、市金融辦、市國資委,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9.打造體育服務綜合體。制定體育服務綜合體發展計劃,規劃建設南部新城體育中心,依托南京奧體中心、五臺山體育館、龍江體育館、青奧體育公園、江寧體育中心、浦口區橋北體育中心、六合區全民健身中心、溧水體育中心、高淳體育中心等現有體育場館,打造功能多元的體育服務綜合體。積極探索體育服務綜合體設計、建設、管理和運營一體化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運營管理,提升場館服務效能。(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各區政府,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10.發展體育類社會組織。落實“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有關要求,深化體育協會改革。依法做好體育類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推進政府向體育類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鼓勵其參與賽事活動舉辦、技能培訓、健身指導、行業規劃等。以實體化、社會化、市場化為導向,構建符合南京特點、覆蓋不同行業和人群的體育類社會組織服務網絡,促進體育類社會組織健康、可持續發展。(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

11.鼓勵和支持體育職業俱樂部發展。對于在南京注冊、冠“南京”隊名、參加國際國內職業聯賽的職業俱樂部,依據項目類別、賽事等級、規模、影響力等,通過體育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給予一定資金資助,加快形成城市品牌,打造與南京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定位相匹配的高水平職業俱樂部。(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財政局)

(四)擴大消費市場供給

12.豐富體育賽事產品供給。培育以馬拉松為代表的路跑運動,通過3—5年的發展,將南京馬拉松打造成為中國田協金牌、國際田聯金標賽事。積極申辦2020年室內田徑世錦賽等國際精品賽事,承辦好2017年全項目輪滑錦標賽、2018年羽毛球單項世錦賽、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等重大國際賽事,鼓勵各區積極創辦“一區一品”賽事。大力發展多層次、多樣化的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廣泛參與舉辦各類體育比賽。通過舉辦國際性、常態化、市民喜愛的體育賽事,激發市民參與體育賽事的熱情,培育成熟的體育競賽表演市場,將南京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體育賽事中心。支持社會力量辦賽,對于社會力量主辦或承辦的國內外知名體育賽事、地方和民間體育賽事等自主品牌賽事活動,在體育產業發展引導資金中給予相應支持。(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委宣傳部、市委市級機關工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衛計委、團市委、各區政府、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13.推廣健身休閑生活方式。推進健身服務業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引導健身服務企業利用互聯網、物聯網、虛擬現實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服務內容創新。支持路跑、自行車、輪滑、網球、游泳、帆船、擊劍、賽車、攀巖、馬術、房車露營等廣受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大力推廣武術、龍舟、舞龍舞獅等傳統體育項目,鼓勵開發適合不同人群特點的休閑運動新項目,積極提供針對個人的健身休閑訂制服務。(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商務局、市旅游委、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14.促進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重點圍繞農村、棚戶區、老舊小區、安置房片區等區域和貧困人口、殘疾人、婦女、老年人等群體,擴大基本公共體育服務范圍,提升服務水平。新建、改(擴)建居民住宅區配套建設體育設施,與住宅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步投入使用,體育部門參與建設項目的規劃、論證與驗收,促進不同住宅區居民都享有相應的公共體育服務。(責任單位:市規劃局、市體育局,市建委、市民政局、市房產局、市殘聯、市婦聯、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15.促進體育設施開放共享。加大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力度,打造集健身指導、場館預約、體質監測等功能于一體的“寧體匯”體育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各類公共體育設施免費、低收費開放,支持社會體育場館公益開放。逐步實現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符合開放條件的公辦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建立體育競賽和全民健身活動信息發布制度,定期公開公共體育設施開放使用情況。(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總工會)

16.大力發展青少年體育。組織開展“青少年體育發展工程”,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至少參加1小時的體育鍛煉活動,普遍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加強“陽光體育運動學校”建設,加強俱樂部、活動中心、戶外活動營地等載體建設,開展足球、籃球、排球、輪滑、武術、羽毛球、田徑、健美操、啦啦操等體育項目進校園活動,確保學生掌握2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鍛煉的生活方式。(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體育局)

(五)優化市場環境

17.建立產業支撐體系。加強體育產業理論研究,建立體育產業研究智庫,制定體育產業有關政策,規劃特色產業發展,提升體育產業區域競爭力。加強體育產業協會建設,發揮各級協會在體育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加強體育產業統計工作,定期發布體育產業及體育消費統計數據。(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統計局、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18.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定期開展體育項目安全檢查,重點加強對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活動的監管。加快制定體育賽事活動的安保服務標準,積極推進安保服務社會化。完善體育賽事轉播收益分配機制,促進多方主體共同發展。健全體育市場誠信體系,建立體育組織、體育企業、體育行業從業人員等信用數據庫,納入“誠信南京”建設,凈化體育產業環境。加強各類體育項目的體育行業協會建設,促進體育行業自律。普及國家體育職業資格認證制度,規范體育市場,提高服務質量水平。(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19.營造體育健身氛圍。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微信、微博等媒體,加大體育公益廣告投放力度,倡導“體育、運動、健康”的生活理念。發展職工體育,廣泛開展適合自身特點的健身活動,培育體育消費環境、促進體育消費結構升級。探索制定市民健身激勵計劃,推進“健康南京”建設。(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體育局,市委市級機關工委、市衛計委、市總工會、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政府要將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納入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好政策落實和跟蹤督查。各級體育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認真制訂工作計劃,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建立體育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多部門聯動的體育產業發展工作協調機制。設立市體育產業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決策參考。(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發改委、市社科院、各區政府、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二)加大財政支持。加大財政資金對體育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投入機制。完善《南京市體育產業發展引導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加強資金績效評價,增強資金使用效益,鼓勵有條件的區設立體育產業發展引導資金。促進市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科技公共平臺建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新興產業等各類專項資金,在符合政策條件情況下,加大對體育產業的支持力度。(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體育局、各區政府)

(三)完善投融資機制。建立多部門合作的體育金融服務工作協調機制,成立南京體育產業資源配套服務中心,積極促進銀企對接。鼓勵國有資本與金融資本、產業資本等合作,共同建立體育產業投資基金。鼓勵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投資等金融機構和擔保等地方金融組織創新產品,加大對體育企業的信貸投放、信用支持,重點關注支持中小微體育企業融資。對符合條件的體育項目貸款,按一定比例給予貸款貼息。對注冊地在南京、成功在境內外上市的體育企業給予扶持。支持體育企業依法通過上市、發行債券、資產重組、股權置換、融資租賃等方式籌措資金。(責任單位:市金融辦,市財政局、市體育局、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四)重視人才培養。引進體育賽事推廣與營銷等緊缺人才,建立一支熟悉體育產業和企業管理、具備市場運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支持專業教練員投身健身休閑產業,建立一支引領和服務市民參與健身休閑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加強對退役運動員提供創業培訓、咨詢等創業孵化服務,研究制定鼓勵退役運動員從事體育產業工作的扶持政策。(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委組織部(人才辦)、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南京體育產業集團)

(五)強化考核評估。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對體育產業目標任務進行分解,按產業規模和結構、產業載體、產業基礎、產業支撐四大方面六項指標對各區進行量化考核。對業績較好、發展較快、貢獻較大的區給予獎補。(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統計局,各區政府)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7年5月27日


版權所有 ? 2019 南京高淳國資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蘇ICP備19042602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国语对白一区二区 | 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桃色无码在线播放一区 | 国产午夜在线视频 | 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免费 |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成本 |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精品无码av在线 |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最线观看 | 91久久网| 91黄页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 国产精品日日做人人爱 | av一区二区无码不卡 |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性色 | 国产成年网站v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 | 国产aⅴ无码精品专区 | 99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双飞 | 国产午夜福利一级福利短片 | 国模毛婷黑下木耳150图片 |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观看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看 |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无毒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成人无码动漫一区二 | 不卡无码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 高潮喷水bd在线观看 | 国产黄色片在线播放 | 高清无码性色网站 |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奶水 | 国产超爽人人爽人人做 | 国产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中文综合 | 国产免费高清mv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无码婬片在线观看免费 |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免费福利午夜 |